情绪是一个人对外界的情况做出的反应,一般分为正面和负面的情绪。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对于情绪的管控能力是很强的,不会被情绪所主宰。然而现在很多孩子情绪化非常严重,无法做好情绪管理工作,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家长对此也是很焦急而担忧,但也偏偏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今天新起点叛逆教育特训学校就来跟大家聊聊青少年如何调整情绪,希望大家可以获得思考。
孩子会出现情绪化的问题,并非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往往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才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家长要想彻底根治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去分析孩子情绪化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做到对症下药。
1、表达自己的需求
有些孩子表达能力较弱,不能通过语言来向家长表示自己的需求,就会容易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并让他们得知自己的需求。
2、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由于年纪还小,尚不明白如何去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在遇到自己很抗拒的事情时,就会忍不住情绪失控,通过大哭大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3、不被理解
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由于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双方之间对彼此都不理解。而对于这一情况,家长可以保持冷静,但年幼的孩子是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旦家长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心存质疑,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就会容易情绪失控。
当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很多家长内心是很慌乱的,只想迫切去稳定孩子的情绪,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事实上在教育孩子调整自己情绪这一事情上,是非常讲究方法的,需要去注意很多事项。
1、不压抑
正所谓堵不如疏,面对孩子乱发脾气时,与其用武力的手段去镇压孩子,让孩子把一些负面情绪堵在自己的心理,不如引导孩子不要压抑自己,学着去适当的发泄出来。
2、不贴负面标签
有些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时,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斥责,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天到晚就知道哭”,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这会让孩子觉得发泄情绪是不对的,就会去压抑自己,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更加不自信。
3、不威胁恐吓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情绪失控,无法平复心情时,就会病急乱投医,选择去恐吓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哭闹,就不认孩子。而孩子在经受这样的言语威胁后,就会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养成胆怯的性格。
如何教会青少年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在孩子身上多花点时间,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孩子摆脱情绪化的困境,做情绪的主人。
1、合理宣泄
孩子如果长期遭受负面情绪,容易使得自己的内心一直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导致患上暴怒症。因此家长需要去引导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
2、给一个缓冲时间
在孩子遇到一些烦躁的事情时,家长需要去教育孩子给予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不要冲动行事,以免雪上加霜,而应该要在平复自己的心情后,再理性处理事情。
3、适当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一直处于一个暴躁易怒的状态下时,家长需要去告诉孩子暂时忘却这些烦心事,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因此家长需要多在孩子身上花点心思,运用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做好情绪管理,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少年。以上就是新起点叛逆教育特训学校对于青少年如何调整情绪的几点建议,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