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时,就会通过各种形式寻找自我,从而产生叛逆倾向,孩子的叛逆期让很多家长都焦头烂额。接下来新起点教育叛逆学校就谈谈如何处理叛逆期的孩子。
实际上,家长在孩子离开母体后,就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单独的个体对待。在了解、指导孩子的过程中,自省自身行为和性格得失,陪伴孩子进步和成长。
1、尊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处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的孩子渴望自由独立,希望得到家人尊重和认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长大了凡事具有自己的判断,家长过多的阻挠反而会把孩子推到对立面。家长也只有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和孩子相处,才不会轻易超越界限,去无端干涉孩子的生活,即使父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
2、平等地对待孩子
父母应该放下身段,不要总是用过来人的经验去指导孩子,总是对孩子的事指指点点,粗暴对待。家长要以柔克刚,明白孩子的所思所想。说到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应该有高低和阶级之分。
3、尊重倾听孩子
父母的倾听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总是倾听孩子的观点,不急着评判和反驳,这个时候孩子才愿意发表意见,而不是一味对着干。家长对于孩子的尊重体现在不随便偷窥孩子隐私,不随便替孩子做决定,不粗暴对待孩子上。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自我会重新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孩子开始探究“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做什么”的问题,这个期间孩子自身也是非常矛盾和纠结的。而家长的唠叨会让他们感到厌烦。下面详细说说为什么孩子总是很叛逆。
1、自我同一性发展需要
首先,孩子在这个时期会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对于事物的看法和感受都会表现出独特性,喜欢自我决定,自我分析,享受对生活的掌控感。
2、渴望自主独立
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与父母的管教具有矛盾性,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的管控,渴望自作主张,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家庭,脱离家庭无法生存让他们的处境倍感尴尬。他们自身能力不足,缺乏经历和磨炼,但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3、父母过多的管教
有的家长总觉得是孩子变得不好管了。实际上,家长也需要自我反省。家长对于孩子不放心,总是对孩子问东问西,同样的话语要重复千百遍,无休止的唠叨和说教让孩子感到厌烦。对于孩子这不许那不许,总想掌控孩子的行踪轨迹,这让孩子感到被束缚被压力,亟需挣脱“牢笼”。
诸多家长对于孩子叛逆都会产生同样的共鸣,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孩子整天都不想回家,总是很任性,做事也考虑不周全,不顾及后果。下面详细说说叛逆孩子的表现。
1、性格敏感多变
叛逆的孩子性格很脆弱敏感,家长无意的一句话就会让他们抓狂,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吼大叫,一点也不给父母留情面。他们容易伤春悲秋,或悲或喜,情绪摇摆不定,快乐和悲伤都表现得很明显。
2、厌烦父母的唠叨
孩子在心里认为他们已经成熟,长大成人了。渴望家人想对待大人一样和他们相处。但是由于年龄小,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知识很局限,容易冲动,做事也不考虑后果。面对父母的唠叨总是当做耳旁风,抵触情绪很严重。
3、喜欢标新立异
叛逆的孩子渴望被接纳和认可,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寻求别人的关注。例如,他们会通过谈恋爱、染发、抽烟、喝酒来把自己伪装成大人的样子,渴望夺人眼球。
总之,家长要对叛逆期的孩子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多一点耐性,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责骂,少一点打击,让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期。以上就是如何处理叛逆期的孩子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